哪些交通事故不可以私了解決
【遇到這五種交通事故 千萬別私下解決】
(一)人員受傷或死亡的交通事故
有人受傷或死亡的交通事故必須報警處理。受傷的人要馬上報警并去醫院。這樣能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避免私下解決后出現意外情況。帶人看病的費用保險公司不一定全賠,車主自己可能還要掏腰包。有些內傷剛開始看不出來,過幾天才會發作,這時候再找對方可能不認賬。
(二)雙方說不清事故責任的
兩輛車碰了之后,要是司機都覺得自己沒責任,這種情況必須找交警。有人直接把車開走,過幾個小時再報警,交警根本沒法查清當時的情況。就像上周老張的車在路口被追尾,對方硬說是老張急剎車,最后只能調監控才解決。
(三)遇到"三無"車輛要警惕
沒牌照、沒保險、沒合格證的車輛出了事最麻煩。去年王師傅就遇到過這種情況,他的車被一輛沒保險的面包車撞了,對方開始說賠錢,后來直接跑路。這種車保險公司根本不賠,最后只能打官司,耗時半年才拿到賠償。
(四)撞壞公共設施必須報警
撞壞路燈、護欄這些公共設施看著不嚴重,實際上要賠很多錢。路政部門有專門的賠償標準,一根路燈桿可能要賠上萬元。私了的話可能被當成破壞公物,不僅要賠錢還可能被罰款。上個月有司機撞壞隔離帶想私了,結果被監控拍到,最后多交了2000元罰款。
(五)司機有問題的情況要警惕
遇到司機拿不出駕照、身上有酒味、或者精神恍惚的,絕對不能私了。這些都屬于違法行為,私了等于包庇犯罪。李女士就吃過虧,她撞了個無證駕駛的摩托車,對方賠了2000元,結果三天后對方反告她敲詐,最后還得去交警隊重新處理。
【正確私了的四個關鍵步驟】
了解不能私了的情況后,我們來看看正確的處理流程。去年全市有35%的輕微事故是通過正確私了解決的,既省時間又避免交通擁堵。
第一步:現場安全處理(5分鐘內完成)
車子熄火拉手剎,打開雙閃燈。晚上還要開前后小燈。在車后50米放三角警示牌,高速路上要放到150米外。先檢查車輛損壞情況,用手機拍下撞車位置、剎車痕跡和周圍環境。
第二步:確認事故責任(最關鍵環節)
雙方要當面說清楚事故經過。最好在手機里存個事故協議書模板,現場填寫時間、地點、車牌號等信息。有個訣竅是用手機錄像,讓雙方陳述事發經過并簽字確認。去年交通局統計,規范填寫協議書的事故后續糾紛減少78%。
第三步:拍照留證后撤離(3分鐘完成)
從車前、車后、側面和碰撞部位四個角度拍照。地面有剎車痕跡要單獨拍。用粉筆或貼紙標出車輪位置,這個步驟能防止對方挪車后不認賬。完成后馬上把車移到路邊,阻礙交通會被罰款200元。
第四步:保險理賠處理(24小時內)
給保險公司打電話時,要說明是自行協商處理。雙方要簽賠償協議,寫明修車費用和支付方式。建議選擇保險公司直賠維修廠,避免現金交易糾紛。如果談不攏賠償金額,記得在協議里寫清"賠償事宜由法院裁決",保留起訴權利。
【私了必備的七個記錄要點】
1. 事故發生具體時間(精確到分鐘)
2. 詳細地點(比如XX路XX超市門口)
3. 對方駕駛證和行駛證照片
4. 保險公司名稱及保單號
5. 車輛損壞部位特寫照片
6. 雙方手寫簽字的事故經過
7. 協商賠償金額及支付方式
去年有起典型案例:劉先生追尾后沒拍對方駕駛證,結果對方用假名字,后來根本聯系不上。現在交警推薦使用"交管12123"APP在線備案,所有信息直接錄入系統,還能生成電子協議書。
記住這些要點,遇到小刮蹭就能快速處理。但要是遇到本文說的五種情況,千萬不能圖省事私了。安全行車最重要,保持車距、遵守交規才是避免事故的根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