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走機動車道發生事故誰的責任_電動車走機動車道發生事故誰的責任大
五張圖看懂電動車事故責任劃分
一、事故責任怎么判斷
交警處理電動車在機動車道被撞的事故時,主要看三個情況。第一要確認電動車屬于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第二要查清楚雙方在事故中有沒有犯錯。第三要看這些犯錯行為對事故的影響有多大。
現在路上常見的電動車有兩種。一種是時速超過25公里或重量超55公斤的,這種屬于電動摩托車,要上機動車牌照。另一種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這兩種車出事故,處理方式完全不一樣。
二、不同車型責任不同
當電動摩托車被撞時,交警會按機動車事故處理。比如小王騎電動摩托車在快車道被汽車追尾。交警會調監控看誰變道、有沒有超速。如果汽車司機正常行駛,小王突然變道,小王可能要負全責。但如果汽車也有超速,責任就會按比例分擔。
如果是電動自行車進入機動車道被撞,情況更復雜。老張騎電動自行車為趕時間開上汽車道,被正常行駛的出租車撞了。這種情況老張要負主要責任,但出租車沒注意觀察也要承擔部分責任。
三、賠錢比例有講究
1. 全責賠償:機動車撞機動車,全責方賠100%。但機動車撞非機動車時,就算機動車無責也要賠10%。比如李師傅開卡車正常行駛,撞上違規上高架的電動自行車,卡車司機最少要賠10%。
2. 主次責任:機動車之間事故主責賠70%,次責30%。機動車撞非機動車時,主責機動車要賠80%。比如網約車司機變道撞上逆行的電動自行車,交警判網約車主要責任,就要承擔80%賠償。
3. 責任對半分:雙方都有同樣過錯就各賠50%。比如兩輛電動車在路口搶行相撞,都闖了紅燈,這種情況各修各的車。
四、特殊情況處理
有時事故責任很難判定。比如深夜路口沒有監控,兩輛車碰撞后各執一詞。這種情況交警會出具事故證明,讓雙方通過法院解決。去年本市就有這樣的案例,最終法院判雙方各承擔50%責任。
要注意的是,就算非機動車全責,機動車也要賠10%。這個規定是為了保護弱勢群體。去年有個案例,外賣電動車闖紅燈被撞,雖然外賣員全責,汽車司機還是賠了3萬元醫療費。
五、遇到事故怎么辦
第一時間要報警和報保險。手機拍照保留現場證據,包括車輛位置、剎車痕跡、交通標志。如果有目擊者,最好留聯系方式。去年王女士的車被電動三輪車刮蹭,她拍下對方車牌和現場照片,后來順利獲得賠償。
建議購買足額第三者責任險?,F在電動車事故賠償金額越來越高,有個案例賠到20多萬。很多司機以為非機動車全責就不用賠,結果吃了大虧。
最后提醒大家,遇到復雜事故最好咨詢專業律師。去年劉先生的車被改裝電動車撞了,對方索賠8萬。律師發現對方車輛超標,最終認定對方全責,劉先生反而獲得修車賠償。
(注:本文案例均為虛構,實際責任認定以交警部門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