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屬于醉駕_多少屬于醉駕?
五問五答:了解醉駕法律常識
一、醉駕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當駕駛員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超過一定數值時,就會被判定為醉駕。具體來說,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以上,就屬于醉酒駕車。這個數值是通過專業檢測設備測定的。交警在檢查時會使用兩種檢測方式,一種是現場呼氣測試,另一種是醫院抽血化驗。
檢測標準有明確劃分。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毫克區間屬于飲酒駕車,超過80毫克就構成醉酒駕車。這兩個數值區間對應不同的處罰措施。需要提醒的是,只要檢測數值超過80毫克,不管駕駛人是否出現醉酒癥狀,都會按醉駕處理。
二、醉駕面臨哪些法律后果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屬于危險駕駛行為,會被判處拘役并處罰金。拘役的期限通常在一個月到六個月之間。除了刑事處罰,駕駛人還會被吊銷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考取。
法律還規定了加重處罰的情形。如果醉駕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或存在超速、沖卡等危險行為,處罰力度會加大。特別要注意的是,從事校車或客運業務的司機醉駕,處罰標準比普通司機更嚴格。
三、醉駕與普通酒駕有什么區別
很多人容易混淆酒駕和醉駕的概念。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酒駕的判定標準是每100毫升血液含酒精20-80毫克,這時屬于行政違法,主要面臨扣分、罰款等行政處罰。
醉駕的酒精含量超過80毫克,性質就變成刑事犯罪。這意味著行為人不僅要接受行政處罰,還要承擔刑事責任。交警在處理時會先進行呼氣測試,如果數值接近或超過80毫克,必須進行血液檢測確認。
四、為什么說醉駕屬于故意犯罪
醉駕被認定為故意犯罪,關鍵在于駕駛人的主觀認知。法律認為,成年人應當知道飲酒會影響駕駛能力。當駕駛人主動飲酒并選擇開車時,就存在主觀故意。即使沒有造成實際損害,這種危險行為本身已構成犯罪。
判斷故意有三個要點:一是駕駛人清楚自己喝了酒,二是知道酒后不能開車,三是仍然實施駕駛行為。哪怕只是短距離挪車,只要車輛處于啟動狀態,就構成醉駕犯罪。
五、遇到醉駕檢查該怎么辦
遇到交警檢查時,駕駛人必須配合進行酒精測試。拒絕檢測將直接被視為醉駕處理。如果對檢測結果有異議,可以要求進行血液復檢。現場要注意查看檢測設備的合格證書,確認檢測過程符合規范。
被查獲后要及時聯系律師。醉駕案件處理流程包括取證、筆錄、立案偵查等多個環節。當事人有權申請聽證,對處罰決定提出申訴。但要注意申訴期限,超過法定時限將失去救濟機會。
每個駕駛人都要牢記:喝酒后找代駕的成本,遠低于醉駕的法律代價。親朋好友聚餐時,應當相互提醒監督。餐飲場所也要盡到提醒義務,在顯著位置設置禁酒提示。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有效遏制酒駕醉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