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_機動車發生事故造成人身傷亡
交通事故賠償五大要點全解析
一、交強險必須先行賠付
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人員受傷或財產損失時,保險公司要在交強險范圍內先賠錢。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要求購買的保險,每個車主都必須辦理。這個保險的賠償額度有明確規定,不同損失類型對應不同限額。
保險公司賠付金額不夠彌補損失時,剩下的部分才需要事故各方自己承擔。比如醫療費花了10萬元,交強險只賠了2萬,剩下8萬要按責任劃分來賠償。這個規定保護了受害方的基本權益,確保能及時獲得救治。
二、機動車事故按過錯劃分責任
當兩輛汽車發生碰撞時,誰犯錯誰負責賠償。如果只有一方司機違反交通規則,比如闖紅燈或酒駕,這個司機要承擔全部賠償。這種情況最常見于追尾事故,后車通常要負全責。
如果雙方都有責任,就按各自犯錯程度來分擔。交警會通過監控錄像、剎車痕跡等證據判定責任比例。比如七三開的責任劃分,就是主要責任方承擔70%賠償,次要責任方承擔30%。
三、行人無過錯時司機全賠
機動車與行人或電動車發生事故時,只要行人沒有違反交通規則,不管司機有沒有過錯都要全額賠償。這條規定體現了保護弱勢交通參與者的原則。行人身體防護能力差,發生事故時容易受重傷。
常見情況包括行人綠燈時走斑馬線被撞,或電動車在非機動車道正常行駛被汽車剮蹭。即使司機正常駕駛,只要行人沒錯,司機就要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這個規定促使司機更加注意觀察路況。
四、行人有過錯可減輕司機責任
當有證據證明行人或電動車騎手存在過錯時,可以適當減少司機的賠償比例。比如行人闖紅燈被撞,司機正常行駛且有行車記錄儀證明,這時司機責任會降低。具體減少多少要看雙方過錯程度。
如果司機完全沒有過錯,最高只需承擔10%的賠償責任。比如車輛正常停放時被醉漢故意撞上,這種情況司機通常無責,但仍需承擔不超過10%的人道主義賠償。這個規定平衡了各方權益。
五、故意碰撞不用賠償
如果有證據證明事故是行人或騎車人故意造成的,司機不需要賠償。這種情況包括碰瓷詐騙,或有人故意沖撞行駛中的車輛。但司機需要提供充分證據,比如車載攝像頭錄像、目擊證人等。
處理這類事故時,交管部門會重點調查是否存在故意行為。如果查實是故意碰撞,不僅司機不用賠錢,碰瓷者還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這條規定有效遏制了惡意騙保行為。
注意事項提醒
事故發生后要立即報警并保護現場,及時聯系保險公司。受傷人員要優先送醫治療,賠償問題可以后續協商。責任認定書是處理賠償的關鍵依據,對認定結果有異議可以申請復核。
保留好醫療票據、維修發票等所有費用憑證。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訴。建議大家遵守交通規則,開車時注意觀察行人,行人也要走斑馬線不闖紅燈,共同維護交通安全。
(全文共2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