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合同和交通事故雙賠償嗎_客運合同的責任承擔
客運事故賠償的五個關鍵問題
一、兩種賠償方式的來源
乘客坐公交車遇到事故時,有兩種法律途徑可以索賠。第一種是基于交通事故本身的侵權賠償,第二種是基于客運合同的違約賠償。這兩種賠償方式來自不同的法律規定。
侵權賠償的依據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事故責任方因自身錯誤導致他人受傷或財物損失,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合同違約賠償的依據是《民法典》合同編。公交公司作為承運人,有義務安全運送乘客到目的地。
具體來說,公交司機在駕駛過程中發生事故,既屬于交通違法行為,也屬于未履行運輸合同義務。這時候就出現兩種賠償方式并存的情況。法律允許乘客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賠償方式。
二、兩種賠償方式的區別
交通事故侵權賠償包含更多項目。根據最高法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可以主張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等14項費用。特別要注意的是,這種賠償方式包含精神損害賠償金。
合同違約賠償的項目相對較少。雖然可以參照人身損害賠償標準,但按照合同法規定,違約賠償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舉例來說,如果乘客因事故導致嚴重心理創傷,選擇合同違約賠償就得不到精神損害賠償。
兩種賠償方式在訴訟時效上也有區別。侵權賠償的訴訟時效是3年,從知道損害時起算。合同違約賠償的訴訟時效同樣是3年,但起算時間是從合同違約發生時計算。這對索賠時間安排有實際影響。
三、實際案例中的選擇策略
2021年南京有個典型案例。張女士乘坐網約車時發生追尾事故,造成腰椎骨折。對方司機負全責但經濟困難,網約車公司有充足賠償能力。律師建議張女士選擇合同違約起訴網約車平臺,雖然少了5萬元精神賠償,但能快速獲得30萬元實際損失賠償。
另一個案例發生在廣州。李先生在公交車上因急剎車摔傷,公交公司無事故責任但存在車輛維護不當問題。這種情況下選擇合同違約訴訟更有利,可以直接追究公交公司的管理責任。
選擇賠償方式要考慮三個因素:賠償項目多少、被告賠償能力、證據收集難度。如果肇事方賠償能力不足,即便能多主張精神賠償,也要慎重選擇索賠對象。
四、賠償項目的具體計算
醫療費需要提供正規醫院的治療票據。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手術費,但美容整形費用通常不計入賠償范圍。誤工費計算要注意提供工資流水和單位證明,自由職業者可按行業平均工資計算。
護理費分住院護理和出院護理。住院期間按實際護理人員收入計算,出院后護理需要醫院出具護理證明。交通費要保留打車票或公交卡記錄,一般按實際支出計算。
殘疾賠償金根據傷殘等級確定。十級傷殘按當地居民年收入×10%×20年計算,每提高一級增加10%。輔助器具費要提供正規機構的購買發票,且器具配置需符合基本需求。
五、處理事故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立即報警并保存證據。用手機拍攝現場照片,記錄司機和車輛信息。第二步及時就醫并保留所有醫療記錄。第三步在事故認定書出具后,向公交公司發出書面賠償請求。
第四步根據對方回應選擇處理方式。如果協商不成,第五步準備起訴材料。注意收集乘車憑證、醫療費用清單、收入證明等關鍵證據。第六步在律師幫助下確定訴訟策略,選擇合適的賠償方式。
需要特別注意三個時間點:事故發生后1年內可以做傷殘鑒定,治療終結后3年內可以起訴,收到事故認定書后10日內可以申請復核。超過這些時限可能影響索賠權利。
特別提醒乘客注意:乘車時要主動索要車票或保留支付記錄,這是證明運輸合同關系的關鍵證據。遇到嚴重事故時,要及時申請財產保全,防止責任方轉移資產。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交通事故賠償涉及復雜的法律問題。普通乘客需要了解基本法律知識,在專業律師幫助下制定最佳索賠方案。既要維護自身權益,也要考慮實際執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