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傷殘等級賠償標準如下:
傷殘等級作為賠償標準的系數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即一至十級對應百分比系數分別為100%至10%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一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九級傷殘乘以20%,十級傷殘乘以10%。
各種賠償項目及計算標準如下:
(一)醫療費 醫療費包括當事人為治療傷疾而支付的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醫藥費、住院費、康復費、整容費和后續治療等費用。
(二)誤工費 誤工費根據當事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三)護理費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四)交通費 根據當事人和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以及參與死亡事故處理的死者親屬(不得超過三人)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
(五)住宿費 當事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從外地到本市處理交通事故,實際發生的住宿費。
(六)住院伙食補助費 參照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七)營養費 營養費是指當事人為輔助治療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品所支出的費用。營養費根據當事人傷殘程度參照醫院意見及營養費支出憑證確定。
(八)殘疾賠償金 殘疾賠償金根據當事人傷殘等級,按照當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九)殘疾輔助器具費 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
(十)喪葬費 按照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十一)被扶養人生活費 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當地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十二)死亡賠償金 按照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交通事故傷殘賠償的標準是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交通事故殘疾賠償金計算標準一、交通事故殘疾賠償金法律常識
1、交通事故中殘疾賠償金的計算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最高法院該解釋在理論上采取的是“勞動能力喪失說”,根據交通事故傷殘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客觀計算其未來收入的損失。
2、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與殘疾賠償金的關系
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是否影響殘疾賠償金的總額?實踐中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只要有傷殘等級就得賠償20年,因此得出的結論是一級傷殘和十級傷殘的賠償數額是一樣的。其實,從條文含義就可以看出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殘疾賠償金是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進行計算的,也就是說“程度”或“等級”不同,殘疾賠償金也不同。司法實踐中一般將傷殘等級作為賠償標準的系數,即一至十級對應百分比系數分別為100%至10%,具體計算方式如下:一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十級傷殘乘以10%,這樣,傷殘程度越嚴重,殘疾賠償金也越高。
3、受訴法院的選擇
殘疾賠償金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的,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法院進行管轄很重要。
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的適用問題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的差異導致殘疾賠償金的數額的明顯差異,在交通事故中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是否是以死者戶籍來區分適用的是城鎮標準或農村標準?實踐中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應當以戶籍為準,城鎮戶籍的,殘疾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筆者認為以戶籍來定標準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司法解釋的原意。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確定的殘疾賠償采取的是“勞動能力喪失說”理論,確認殘疾賠償金是對未來收入的損失的補償,根據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及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并無什么不同,因此,筆者認為以受害者經常居住地作為適用城鎮標準或農村標準的條件更公平、更切合實際,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5、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處理
如果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則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受害人需向法院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
6、交通事故案件中殘疾賠償金支付的斟酌因素
前面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我們說到在司法實踐中殘疾賠償金的具體計算方式為依據傷殘等級按照100%至10%分別計算,是否是絕對按照這樣的方式計算呢?這就要考慮殘疾賠償金支付的斟酌因素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根據該規定,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受害者勞動能力喪失程度高或傷殘等級抽象百分比高,但是傷害對其職業毫無影響,如娛樂場所售票員,腿部傷殘對其收入沒有影響,或者受害者勞動能力喪失程度低或傷殘等級抽象百分比低,但是傷害對其職業影響大,如模特因臉部擦傷而被迫改行,這時候就得適當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以達到相對的公平。
二、交通事故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方法
按國家標準(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中計算公式計算:
1、單等級殘疾賠償金計算
殘疾賠償金=傷殘補償年數×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傷殘等級)/10
2、多等級傷殘殘疾賠償金的綜合計算
多等級殘疾賠償金的綜合計算是按傷者的殘疾賠償金計算方法加以計算。
根據殘疾賠償金總額、賠償責任系數、賠償指數等,有下式:
C=Ct×C1×(Ih+∑Ia)(∑Ia≤10%,i=1,2,3,……n,多處傷殘)
其中:∑的下標為i=1,上標為n。
式中:C為傷殘者的殘疾賠償金額;
Ct為殘疾賠償金總額。
C1為賠償責任系數,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
Ih為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傷殘賠償指數是指傷殘者應當得到傷殘賠償的比例。以傷殘者的傷殘程度比例作為傷殘者的傷殘賠償比例。《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將受傷人員傷殘程度劃分為10級,從第I級(100%)到第Ⅹ級(10%),每級相差10%。
Ia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a、存在I級傷殘時,其他等級被吸收,不計算賠償附加指數;
b、各地現有法律法規對Ia的取值規定不同,實踐中要根據當地的相關規定進行計算。目前部分地區對Ia采用的取值方法為:Ⅱ級為10%,Ⅲ級為9%,Ⅳ級為8%,Ⅴ級為7%,Ⅵ級為6%,Ⅶ級為5%,Ⅷ級為4%,Ⅸ級為3%,Ⅹ級為2%。附加指數合計(∑Ia)不超過10%,賠償指數合計(Ih+∑Ia)不超過100%。
公辦教師交通事故傷殘傷殘計算器標準責任以交通事故認定書為準。不服可以申請復核。
只要對方機動車在事故中存在責任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那么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超出部分按照責任賠償。賠償項目包括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后續治療費等。另有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費用
1.醫療費:按照醫院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創傷治療所必須的費用計算憑據支付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結案后確需繼續治療的,按治療必需的費用給付。
2.誤工費,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沒有固定收入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或同行業人均收入來計算。
3.住院伙食補助費:按交通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4.護理費:傷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無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
5.殘疾賠償金:根據傷殘等級,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計算,自定殘之日起賠償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照五年計算。
6.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制補償功能的器具的,憑醫院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7.喪葬費:事故地上年度六個月人均工資標準來計算。
8.死亡補償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計算,補償20年,六十以上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對七十五周歲以上的五年。
9.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之前實際撫養的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為限,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居民生活困難補助標準計算,對不滿十八周歲的撫養到十八周歲,對無勞動能力的人,撫養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每增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10.交通費:按照當事人實際必需的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交通事故1,2,3,4,5,6,7,8,9,10,各級傷殘賠償是多少交通事故中傷殘等級賠償的計算方法
傷殘賠償金計算方法
傷殘賠償金的計算公式為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傷殘系數×賠償年限。
(1)60周歲以下人員的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傷殘系數×20年。
(2)60周歲—75周歲之間人員的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傷殘系數×[20-(實際年齡-60)]。
(3)75周歲以上人員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傷殘系數×5年。
上述公式中的傷殘系數是如果確定的呢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
傷殘系數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傷情評定為一級傷殘的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按全額賠償,即100%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二至十級的,則以10%的比例依次遞減。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系數計算,參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附錄B的方法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 18667-2002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附錄B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方法
B.1 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
多等級傷殘的綜合計算是按傷者的傷殘賠償計算方法加以計算。
B.2 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
根據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賠償指數等,有下式:
式中:C――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元;
Ct――傷殘賠償總額,元;
C1――賠償責任系數,即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0≤C1≤1;
Ih ――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Ia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
B.3 傷殘賠償指數
傷殘賠償指數是指傷殘者應當得到傷殘賠償的比例。B.2中的傷殘賠償指數是按本標準3.6條規定,以傷殘者的傷殘程度比例作為傷殘者的傷殘賠償比例。
3.6 賠償等級劃分
本標準根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的傷殘狀況,將受傷人員傷殘程度劃分為10級,從第一級(100%)到第十級(10%),每級相差10%
傷殘等級具體等級對應的賠償比例(即傷殘賠償指數)為:
一級 100%;二級 90%;三級 80%;四級 70%;五級 60%;六級 50%;七級 40%;八級 30%;九級 20%;十級 10%
其中一級傷殘等于或者類似于死亡,所獲得的賠償額即為死亡賠償金。根據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注,按20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對于上述B2中計算公式可表述為:
實際賠償額=殘疾賠償總額×賠償責任系數×(幾個傷殘等級中最高的傷殘賠償指數+殘疾賠償附加指數1+傷殘賠償附加指數2+……傷殘賠償附加指數n)
這里的”傷殘賠償總數"就是上面提到的死亡賠償金,這個死亡賠償金需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居民(城鎮居民或農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齡來計算確定.
“賠償責任系數”指交通事故中事故責任方應承擔責任的比例,如對方全責為100%,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一)
第十一條:對于超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的賠償部分,由交通事故當事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五十二條的對定,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對于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除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情形以外,一般可根據公安機關交通部門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來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賠償責任,并參照下列比例承擔:
1、負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2、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3、負同等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4、負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5、無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6、屬于交通以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應根據《民法通則》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視具體情形確定雙方的賠償責任;
7、屬于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雙方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二)對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方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應當按照下列比例減輕機動車方的賠償責任:
1、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減輕80%至90%;
2、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減輕60%至70%;
3、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減輕30%至40%;
4、非機動車、行人負事故次要責任的,減輕20%至30%。
屬于交通以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或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由機動車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幾個傷殘等級最高的傷殘賠償指數"是指在幾個傷殘等級中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如一個九級,兩個十級,則其中最高的等級為九級,傷殘賠償指數為20%.
根據B.2中的計算公式,在存在幾個傷殘等級的情況下,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按照附加指數計算,因此,幾個傷殘等級合并的傷殘賠償指數并不是將幾個傷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簡單的疊加,如,若存在兩個十級,不是簡單的確定為10%*2=20%.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公式中的Ia,是指在有多個傷殘等級時,由于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每增加一處傷殘按另外的賠償比例計算,該賠償時附加計算的,因此被稱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用百分比表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的取值范圍為0≤Ia≤10,也就是說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必須小于等于10%。存在一級傷殘的,其他等級被吸收,不計算傷殘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與傷殘賠償指數不同,對傷殘賠償指數上述標準有明確規定,不同傷殘等級有相對應比例(指數)。而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則沒有具體規定,不同傷殘等級沒有對應比例(指數),對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有的是在取值范圍內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級以下一個固定值,五級以上一個固定值,Ia 的合理取值應為:二級為10%,三級為9%,四級為8%,五級為7%,六級為6%,七級為5%,八級為4%,九級為3%,十級為2%。
傷殘賠償附加指數按不同的方法取值,最終的結果差異會很大,如同樣一個九級,兩個十級如果按十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2%計算,總的賠償指數為20%+2%+2%=24%;如果按十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5%計算,則總的賠償指數為20%+5%+5%=30%,前后相差6%;如果按十級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10%計算,則總的賠償指數為20%+10%+10%=40%,這個和上述三個傷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的簡單疊加的結果一樣,顯然,這個取值是不合理的
交通事故2個十級傷殘鑒定計算道路交通事故兩個十級傷殘賠償一般按12%賠償比較合適。存在2個傷殘等級只計算最高等級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的傷殘賠償指數,其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按附加指數計算。“傷殘賠償附加指數”是指在有多個傷殘等級時,由于只計算最高等級的傷殘賠償指數,其他的傷殘等級不再計算相應的傷殘賠償指數,而是每增加一處傷殘按另外的賠償比例計算,該賠償比例是附加計算的,因此被稱為傷殘賠償附加指數。法律依據百度交通事故傷殘賠償計算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八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條 非營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