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醉酒留宿家中不料中毒身亡誰承擔責任_朋友喝酒意外身亡,同桌人需要擔責嗎民法典
五問同飲致死賠償案
一、朋友家中飲酒后死亡引發糾紛
2023年4月,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法院受理一起特殊案件。金姓男子在林姓友人家中飲酒后死亡,家屬起訴索賠31萬元。案件起因要追溯到事發當日,金某主動聯系林某提出到家中喝酒,并自帶白酒和下酒菜。監控顯示二人當晚共飲至深夜,金某留宿林家客房。
二、家屬索賠理由是否合理
次日清晨林某發現金某身體冰涼,經120確認已無生命體征。尸檢報告顯示死因為急性酒精中毒。金某家屬認為,林某作為酒局組織者未盡到照顧義務,應承擔全部責任。他們提出包含喪葬費、撫養費等在內的賠償請求,總計31.4萬元。
三、被告方如何回應指控
庭審中林某提出三點抗辯:第一,金某系主動上門飲酒;第二,飲酒過程中未發生勸酒行為;第三,留宿行為屬善意收留。他當庭展示通話記錄,證明當晚23:07分金某曾與妻子通話報平安。監控視頻也顯示金某離開時意識清醒,能自主行走。
四、法院判決依據是什么
主審法官木漢援引民法典第1165條指出,共同飲酒者負有特殊注意義務。雖然林某未主動勸酒,但在發現金某過量飲酒后,既未勸阻也未通知家屬,存在監管疏忽。判決書強調,成年人對自身酒量應有認知,故判定死者自負80%責任,林某承擔20%賠償義務,合計14.2萬元。
五、這起案件帶來哪些警示
本案確立三項裁判要旨:1.被動參與飲酒仍需履行照顧義務;2.留宿不能免除安全注意責任;3.未勸酒不等于無過錯。法官提醒,聚會時應留意同伴飲酒狀態,對醉酒者需采取護送回家、通知家屬、醫療協助等措施。若發現異常呼吸(每分鐘低于8次)或昏迷,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數據統計顯示,全國每年酒精中毒案件超5000起,其中共同飲酒引發訴訟占比達37%。專家建議飲酒時做到"三觀察":觀察面色是否蒼白、觀察言語是否清晰、觀察動作是否協調。發現異常時應停止供酒,采取側臥體位防止嘔吐窒息,并及時聯系專業人員處理。
該判決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有網民認為"好心留宿反被追責"有失公平,也有法律工作者指出判決符合風險控制原則。律師提醒,類似情況可采取錄音錄像、保存通訊記錄等方式自證清白。重要的是要建立完整的救助證據鏈,證明已盡到合理注意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