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誤工費怎樣賠_工傷誤工費怎么算?
工傷賠償五大核心問題解析
一、停工留薪期工資怎么計算
工傷誤工費的正確名稱是停工留薪期工資。員工在工作中受傷或患上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時,單位必須支付這筆錢。支付標準分為三個要點。
第一,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員工在治療期間,單位要按原來的工資和福利標準發錢。這里的原工資指員工正常上班時能拿到的全部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和各類補貼。
第二,支付時間最長24個月。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需要延長的,必須經過市級勞動能力鑒定部門批準,最多再延長12個月。當員工做完傷殘等級評定后,原來的停工留薪工資就停發,開始按傷殘補助標準領取費用。
第三,特殊情況處理方法。治療期結束后仍需繼續治療的,員工可以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員工,單位要負責護理費用。如果單位不按規定發錢,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向法院起訴。
二、裝修工傷糾紛處理四步驟
裝修行業工傷糾紛處理要分四步走,不同情況對應不同處理方法。
第一步確定用工性質。裝修工人如果和裝修公司簽了勞動合同,就屬于勞動關系,需要先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只是臨時雇傭關系,就按人身損害賠償處理。
第二步要做傷情鑒定。確認屬于工傷或人身損害后,要找專業機構鑒定傷殘等級和治療費用。鑒定結果直接影響賠償金額,必須找正規鑒定機構。
第三步協商賠償方案。根據鑒定結果,雙方要談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這些賠償項目。談妥后要簽書面協議,寫清楚賠償金額和支付時間。
第四步走法律程序。協商失敗時,勞動關系要先去勞動仲裁,不滿意結果再起訴法院。雇傭關系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通過打官司解決問題。
三、七種情況必須認定工傷
法律規定有七種情況必須算作工傷,員工和單位都要記清楚。
第一種是在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因工作受傷。比如工人在車間操作機器時被機器弄傷,這種情況明顯屬于工傷。
第二種是準備工作或收尾工作受傷。提前到崗檢查設備受傷,或者下班前打掃工作區受傷,都算工傷。
第三種是工作期間因履行職責受傷。比如商場保安制止小偷被打傷,這種情況單位必須認工傷。
第四種是確診職業病。長期接觸有害物質導致的疾病,比如礦工的塵肺病,屬于法定工傷。
第五種是因公外出受傷。出差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只要是因為工作原因,就算工傷。
第六種是上下班路上遇車禍。但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交通事故發生在合理路線,且本人不是主要責任人。
第七種是法律規定的其他情況。這條為特殊情況留了認定空間,比如搶險救災時受傷也算工傷。
四、賠償協商的五個關鍵點
發生工傷賠償糾紛時,協商過程要注意五個重點。
第一要保留所有證據。醫療記錄、工資單、事故證明這些材料要保存好,復印件至少準備三份。
第二要算清賠償項目。除醫療費外,還要算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構成傷殘的,記得加上傷殘補助金。
第三要了解當地標準。不同地區的平均工資和賠償計算方式有差異,可以咨詢當地社保部門。
第四要書面記錄過程。每次協商都要做記錄,雙方簽字確認。重要談話可以錄音,但要提前告知對方。
第五要設定時間限制。協商不宜超過一個月,長時間談不攏就盡快申請仲裁或起訴。
五、維權過程的常見問題
工傷處理過程中,員工常會遇到三個典型問題。
問題一: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這時要收集工作證、考勤記錄、工資轉賬記錄等證據,證明實際用工關系。
問題二:錯過認定時間。工傷認定要在受傷后1年內申請,超期可能無法認定。特殊情況可以申請延期,但要有充分理由。
問題三:賠償款執行難。仲裁或判決生效后,單位拒不支付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會查封單位賬戶或財產進行抵償。
遇到這些問題時,建議盡早咨詢專業律師。每個城市都有法律援助中心,經濟困難者可以申請免費律師服務。記住要在法律規定的時效內行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